微信小程序开发

  • 在传统的网页开发中,网页编程采用的是三件套HTML + CSS +JS,其中HTML描述结构,CSS描述样式,JS用来处理这个页面和用户的交互;
  • 在小程序中,wxml充当类似于html的角色,

配置文件

  • pages:存放微信小程序的所有页面
  • .eslintrc.js:格式化代码
  • app.js:微信小程序的入口文件,用于描述微信小程序的整体逻辑
  • app.json:微信小程序的全局配置文件,用于设置页面路径、窗口外观、页面表现、标签栏
  • app.wxss:微信小程序的全局样式文件
  • project.config.json:微信开发者工具上做的任何配置都会写入这个文件中

语法

  • 不需要写后缀名,第一个是默认页面,想要设置分包作为首页可以在app.json添加entryPagePath
1
2
3
4
"pages":[
"pages/index/index",
"pages/log/log"
],
  • 页面跳转:将函数写在js文件里,在wxml里使用函数绑定
  • view<hover-class=”bold”>可以翻译成触摸时使用bold样式
  • 想要居中,在view后面写一个样式(样式存放于wxss中),比如
1
2
3
4
.center-box{
display: flex;
justify-content: center;
}
  • 公共样式:其实就是一个公共的css,多个地方
  • flex布局,可以配合文本居中(justify-content),还有字体大小font-size(在微信小程序中推荐rpx,可以自适应缩放,px是绝对,不好布局)
  • flex-direction可以用column,实现列的样式
  • 分包问题,微信首次加载只加载主包,大小不能超过2mb,主包+分包合起来一共不能超过20mb

    分包 = 延迟加载的页面模块,能有效减小主包体积,让小程序打开更快,更容易上线。

一些感悟

  • 微信开发者工具其实更像是一个写前端界面的东西,可以通过js进行前端界面的一些内容绑定,比如button可以和bindtap绑定,自定义一个函数,点击跳转到xx页面。
  • 这就是前后端联调的开发模式,使用wx.request调取本地端口,然后就可以去查询本地的数据库信息,最后打包上线。
  • 可以通过生命周期函数(onload、onready)等进行埋点的设计(埋点的意思是在关键地方插入代码,来统计用户的行为,比如用户是否点击分享,是否点击转发等)。
  • 通过数据绑定查询后台数据库,就像是淘宝,京东,只是商品变,大布局不变。